微信分享图

1525 刘小东 2008年作 仁王山

仁王山
拍品信息
LOT号 1525 作品名称 刘小东 2008年作 仁王山
作者 刘小东 尺寸 200×200cm 创作年代 2008年作
估价 3,000,000-4,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布面油彩 形制
出版
《全方位:刘小东 1978-2018》,P551,辽宁美术出版社,2019年版
签名:小东08; 刘小东2008.7 Seoul《仁王山》200x200cm (背面)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和国际视野焦点之一,刘小东最著名的标签是“新现实主义”。但是,刘小东认为世界上各种“主义”已然够多,只有亲眼所见的当下现实才足够真、足够直。从他数十年的绘画生涯里,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一以贯之的绘画语言和鲜明的个人特色。刘小东的作品极具当下性,拥有坚定有力的视觉感染力,他用饱满的情绪从无尽的现代生活日常场景切入,坦诚真实地描绘他眼中的人物和现实情况。不做另辟蹊径的形式创新,也不倚赖于塑造新观念。个体的真实、生命的鲜活、时代的荒谬在他的作品中精巧嵌合。
80年代,写实绘画大多有着共同的主题价值和普遍关怀;到90年代,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孕育了新的文化氛围和土壤。与80年代的绘画相比,刘小东的作品有更贴近生活的观察视角、更朴素的创作手法、更直接的创作语言。凭借对时代的高度敏感创作出了对应时代新特征的作品,他回归到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个体视角,鲜明地把艺术主题与社会大背景的关系转换为个人视角与生存现实的关系,让他的作品在成为90年代初画坛的一阵新风。
出现在刘小东作品的社会形象中,一部分关于他自身归属的90年代新生代青年人群,另一部分则是当代现实中的其他普通人物。他常从自身出发,紧密贴合更宽广的社会现实,因此,当“新生代”作为社会性群体不再是社会中流砥柱时,刘小东仍葆有蓬勃的表达欲望。
刘小东的蓬勃生命力也可从他的作品中直接感受到,他的作品从未出现颓废、苍白的方式来呈现,总以强烈、刚健的语言来记录眼前所见。刘小东习惯于从积极的角度为眼前的一切造像,他笔下的人物充满着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生命力量——既对眼前所见的一切做到了如实还原,又积极地赋予作品证明的评判价值,这是刘小东与其他艺术家的最大不同。
2008-2009年,刘小东前往日本、韩国、古巴等地旅行,以求在现场思考文化社会的地域性对人的影响。《仁王山》(Lot1525) 是刘小东在韩国首尔昭格洞学古斋创作的写生作品。在画廊屋顶,刘小东请来两位20多岁的男女模特,模特身后是景福宫、国立美术博物馆和仁王山,写生时因为自然光线变化为画面带来出其不意的丰富色彩。而这类现场对模特进行写生的场景,在概念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美术中很难找到。创作这幅作品时刘小东解释道:“我不信任这个世界,我认为只有亲眼所见的才是真实的。除此以外所有事情都无法让我相信。”诚然用头脑创作对于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但手上的功夫力量仍是艺术家立足的根本,刘小东仍然坚持写实主义,用以抗拒当代艺术世界中对抽象化、概念化的庸俗运用。
延续刘小东作品的一贯风格,《仁王山》(Lot1525) 所呈示的人与物都十分具体、自然:女孩与男孩舒展的形貌、瞬间的形态和极为写实的着装,到所处的空间、所处的氛围都让人感到自洽、放松;他绘画结构上特点也十分鲜明:画面里,刘小东以非常贴近现实的平视视角为基础,消除人物与背景的过渡空间,使人和所处背景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画面上营造一种迫近观众的视觉结构。艺术家在用笔和造型之间达到了一种高度的融洽,下笔即是造型,塑造既是对物象的真切感受;他力透纸背的笔法真诚地在画布上呈现出他面对眼前所见时迸发的激情,绿色山峦和男孩亮黄的衬衫形成鲜明对比,生命力溢出画面。人物眼神清澈,姿态透露着松弛感,时代社会意识不可避免地刻在人物的脸上与动作上,韩国年轻人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特权。刘小东尝试用纯绘画地语言去化解社会变迁留在人们身上无聊地共性,去找到每个人关于自我表达的“净土”。
“我画我所能接触到的具体的人,藉此体现人的共性,以"人"为中心,我便不在乎题材取向的宽窄。人是复杂的,一个人同样是复杂的。我画我的同志和朋友,因为在他们身上有我熟悉的情感。我愿画普天下所有的人,但我不可能有幸认识那么多的人。而我画画是多么希望面对他们!他们在艺术的分寸很重要。我总希望有某种"事件"在画中发生,这便产生文学性倾向,这种分寸把握不好是危险的,于是我用造型、色彩和体积等最基本的绘画元素去化险为夷。”
——刘小东